BvS所謂的終極版網上一直流傅是改變輿論的終極武器, 有部份言論更指有影評人看過終極版後道歉。但我急不及侍買了BD後實在不覺得新增那30分鐘有多少意義...喜歡上映版的朋友一樣會喜歡, 本來就不喜歡的, 相信仍然不會喜歡。因為那三十分鐘只是編更多線索給露易絲作推理, 亦可以說讓大反派雷克斯的計劃及步署看起來更完整, 問題抽離一點去看他的所謂大計仍然是相當牽強破綻百出。
首先雷克斯知道Batman及超人的表身份及所有人際關係已經很神奇, 超人還可以說有跡可尋, 但以Batman隱藏功夫竟然被雷克斯完全破解會不會太扯?
更神奇的是他老哥花了一番功夫去挑撥兩大巨頭互相廝殺, 但又處處留手, 例如他要求超人去殺Batman, 否則就會殺他的瑪莎。好了, 如果雷克斯真是決心想要超人死, 他大可以要求超人開打前吞一塊氪石或怎樣去弱化他的能力, 讓Batman可以有更大勝算, 但他只是要求超人去殺Batman, 然後就跑去研究他的寵物Doomsday...
還有, 超人的超級視力的盲點--鉛是何時被公佈的? 這個設定有正式登錄在電影世界觀嗎? 為何雷克斯會知? 而雷克斯知道超人的盲點是鉛, 那他將馬莎收藏在用鉛建成的密室不就解決了當初上映版被酸得很慘的矛盾嗎?
我再退一百步, 雷克斯全部的計劃都只是在先有了結局-- 1)超人與蝙蝠俠大戰, 2)超人不可以盡全力打死蝙蝠俠, 3)以拳交心後成為朋友, 這三個前提下編出來讓劇情能填滿大戰前的部份, 那作為電影就更大問題了。BvS被酸得最慘的, 還是劇情太多太雜, 全部一同向前伸展時歡眾會很吃力(不代表本人立場, 我看上映版時放棄了深入思考雷克斯的大計, 專心欣賞高桿的拍攝技巧及兩大巨頭的內心戲, 所以我看得很滿足), 這三十分鐘加入後令本來已經滿溢的劇情更加滿溢!!
所以我實在很懷疑會不會真的有人由本來很討厭上映版, 經過終極版的洗禮後變成愛上BvS...
當然, 如果只是我庸人自擾, 真的有人看終極版後評價完全逆轉, 我由衷地歡迎及感到高興, 這部電影值得有更多人支持。
站方公告
目前分類:電影隨感 (104)
- Jul 31 Sun 2016 20:39
小談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終極版-
- Jun 18 Sat 2016 14:45
Zootopia(優獸大都會/動物方城市) 特別收錄捨遺
好的電影/動畫電影買BD版最大好處是通常片商會在收錄一些刪剪片段給迷友揸乾每一滴精華。<優獸>的BD就有一些幕後製作及刪剪掉的部份, 包括片段及角色, 其中個人認為值得一提有幾個部份。
* 以下重要劇透 *
- Jun 16 Thu 2016 22:40
[去你的美國夢] Zootopia(優獸大都會/動物方城市)
- 看到開首上圖這一幕已經令我下定決心要買BD, 看完全片後我在考慮要不要三隻。
- 完美無敵的一部動畫, 迪士尼有史而來最出色的動畫片, 沒之一。
- 主線無可否認流於王道俗套, 小角色克服宿命成為英雄(還玩了幾個電影<美國隊長>的梗), 由谷底爬上高峰再掉回谷底, 大徹大悟後重新出發, 最後戰勝歸來。
- 真正精彩還是對很多議題上作出了深刻的諷刺(如上圖就是諷刺美國夢只是一場狗屁)及深刻到令人黯然的人生體會, 懂的看門道, 不懂的看熱鬧就夠快樂了, 反正Judy超萌的。
- 沒啥好說了, 看了, 看就行了, 你不會後悔的。
以下是圖透。
- May 29 Sun 2016 11:18
[回到還有人情味的香港] 陀地驅魔人
- 又名西環驅魔人。
- 拍出老香港獨有的人情味, 一個沒地產霸權的平行世界...
- 前八成都相當精彩, 看了不少影評都說支線太多太雜分薄了主線的劇力, 但對於這部講究「因果善惡」的劇本而言所有支線都並非毫無意義, 所謂「欲無後悔須修己, 各有前因莫羨人」, 劇中每一個角色他們的待遇下場都可謂有根有據, 盡是必然。倒不如說這部電影的主線, 就是這群西環「陀地」的故事, 而不單止說男主黃永發, 女主江雪甚至惡鬼黑哥。
- 好一些CG場面略嫌過於賣弄, 似鬼域九龍城寨一段, 明明可以用實景拍攝, 硬用CG反而變得蒼白無力, 浪費了一直不錯的拍攝功力。
- 電影尾段是無可可認的敗筆, 本來江雪及發仔的感情在主線已經有足夠的刻劃, 就算只是曖昧亦已經足夠, 還有一份觸不到的戀人的悽美。但最後畫蛇添足地安排江雪上蔡思貝身, 像一對真正的情侶去拍一日拖, 好聽是溫馨, 不好聽是無聊, 就算江雪對發仔有六十年的感情, 觀眾對這對人鬼都只有不足兩小時的同情, 實在很難對他們溫馨地完夢有任何感慨...而且一整段(有點多餘)的長回憶如果堅持要拍, 應當分拆成數段在前半播出而不是一口氣硬塞給觀眾。
- 更莫論「榮獲」金話梅電影最爛場面的陰間離別一段, 簡直超越畫蛇添足, 直頭是三跑加高鐵再加689整個人一般的多餘, 幾乎將整部電影毀於一旦...
- 還有一部如此講究「港味」的電影, 最後, 竟然是國語主題曲, 還非常難聽...
- May 21 Sat 2016 00:50
[英雄電影大決戰] CA3 vs CA2 vs BvS
今天心情很差, 由早上開始就抑鬱, 到中午香港城大塌天台, 作為我自己本科行業, 看到這樣的慘劇, 所餘無幾的信念及驕傲都隨之崩塌, 我已經不知我當初抱持的些許信念及正義, 在偉大特首的中港融合淫威下, 是可以崩潰得如此快速及徹底...為了轉換心情, 寫這篇一直想寫會從入手的文章, 與主流唱反調, 清算仿間所謂的滿分神作CA3到底有何不足之處。
CA3票房接連報捷, 票房及口碑都好到簡直匪夷所思, 雖然正式的影評中我表示認同這般複雜而且人物眾多的故事可以做到這樣已經相當難得, 向現實妥協地將野心收窄, 大刀闊斧地刪減劇情支節令節奏變得正常流暢, 這點比一堆要求觀眾妥協接受導演眼中手低的結果的電影要好太多。
但抽起這些, 作為系列作, 作為同類題材的電影, CA3的成就實在不比劇情大器得多的CA2及故事軸心幾乎一樣但評價兩極的BvS來得好。
- May 01 Sun 2016 19:58
[尋找巴基的故事] 美國隊長3 : 英雄內戰
好了, 萬眾期待的<CA3:CW>終於上映, 香港戲線以<復聯>級數的高規格看待, 各種234D版本及周邊傾巢而出, 風頭一時無兩。
挾著CA2的口碑, 三部曲的完結篇, 改篇自原著漫畫最有名的大事件, 加上粉絲戲稱為<復聯2.5>的多人混戰等等的瘋狂吹捧下, 在首映幾乎獲得一致好評, 完美神作真正誕生了...嗎?
- Apr 25 Mon 2016 23:00
[這叫做愛!!] 再評 星戰:原力覺醒
- Mar 30 Wed 2016 22:22
[善惡的彼岸]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有不少影評說喜歡DC世界觀首作--MoS的都會喜歡BvS...去你的!! BvS明顯有著長足的進步, 精彩百倍!!
全片劇情層次豐富, 由角色的定位, 各自的抱負, 內心的情緒, 再到現代社會的病態「批鬥式」思維都有頗深的探討。
薩克里導演本身的攝影功力無容置疑, 高桿的拍攝技巧令整部電影都充滿了嘗心悅目的畫面, 超人在劇中被稱為「神」的氣勢完全表露無遺, 而蝙蝠俠好幾場一鏡到底的武打戲都相當精彩流暢, 前半的文戲尤如在看西方的<一代宗師>, 有著接近藝術片的質素, 而且情報量極大, 一小段特寫都可以表達很多意思。
後半的連場激戰反而可圈可點, 蝙蝠俠主場以一敵眾的武打戲是無容置疑的, 可能是吸受了好評如潮的CAII的武打風格, 比諾蘭三部曲那過於樸實的格鬥來得華麗, 拳拳到肉, 打到飛起而不失實感, 高流暢度及速度感的格鬥比起MOS那單調浮誇的拳交戲精彩太多。但兩大巨頭的對決略嫌安排得太刻意...說俗點, 「拖長來打」, 及後最終戰三巨頭決戰「末日」一戰顯得更像動畫片, 雖然有些很有型的特寫, 但難免被批再次犯上MoS的毛病。
- Mar 21 Mon 2016 23:01
[焦點錯亂地回歸原點] 幪面超人 THE FIRST
與朋友聊起井上敏樹, 自然提及他其中一部「最強傑作」, <The First>。
作為曾經的Rider fans(由於港台對仮面ライダー有不同的翻譯, 本文一律簡稱Rider), 自然有看過這部新譯的元祖, 而到今時今日仍然對那回歸根本, 洗練瀟灑的皮套造型著迷, 尤其續作<The Next>, 經歷漫長戰鬥後取材自櫻島一號的戰損版一號更是登峰造極!!
但劇情與之相比簡直是一種災難....
反正從來沒正經寫過, 最近又頗大壓力, 就找這部10年前「神作」出來鞭屍舒壓吧。(唉, 不經不覺就十年了...)
- Feb 11 Thu 2016 00:58
[全面譏諷!!] 死侍:不死現身(Deadpool)
- 神作, 完全無懈可擊。
- 動作部份完全是當年Kick Ass的風格, 那些超帥氣的空翻動作與殺人時那毫無保留的血腥殘暴都同出一徹(不過兩片不是同一導演), 這方面令我很慶幸X-men系列的版權仍未回歸Marvel(及迪士尼)。
- 粗話方面亦一樣。
- 意外的是連愛情線都拍得圓滿, 沒投放很多時間去刻劃但情感充沛又流暢, 絕對是高手所為。
- Tim Miller第一次執導長片就有這樣的成果令人更期待他的未來。
- 電影的全面譏諷亦很厲害, 幾乎不斷有梗, 由演員到角色的黑歷史, 再到已經成為每部Marvel電影必備的吐糟點都拿出來玩, 簡直就是英雄片式的搞乜鬼奪命雜作(驚聲尖笑/Scary Movie), 為了譏諷流行文化完全不遺餘力!! 這些梗平心而論在網絡上已經看過太多看到麻木, 但在大銀幕上看到死侍拿出來鞭屍, 那種威力仍然是三倍的加乘!!
- 我幾乎是找不到任何缺點可以批評, 唯一可以說的只有空翻跳躍這招, 第一次看是很帥, 第二次看都還是很帥沒錯, 第三四五次看已經麻木了。而每次都只是很帥的翻身跨越障礙而不是用在劍術招式上, 當很多年前的爛片<修羅雪姬>(指釋由美子的500年後版), 都可以超帥的空翻揮劍擋子彈再將敵人斬開兩半(這亦是該片唯二的亮點之一, 另一個亮點是運鏡很捧, 但其他的一切都是災難...)時, 死侍還只能斬手斷腳就有一點點的不足了... 當然, 其他部份的完美表現輕鬆蓋過這一點點的不足, 他仍然是完美的。
- 最後貼上圖是有原因的, 留待大家去發掘了。
- Jan 11 Mon 2016 10:42
[May the Force be will with you] Star War 正傳 #1~3
- Dec 27 Sun 2015 02:42
[她的原力簡直是異常的強大!!]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一口氣粉碎了這一年我對電影的審美疲勞, 創下新的高度!!
- Dec 20 Sun 2015 15:57
[交錯的正義] 夜魔俠(Daredevil) 劇集S1
- Nov 08 Sun 2015 14:37
[生命就是追求快樂] Inside Out (腦筋急轉彎/玩轉腦朋友)
在戲院看完三個月了, 適逄誠實預告列的中譯翻到Inside Out, 重新提起勁給<IO>一篇簡單的影評。
<IO>在演繹心理及情感這方面的確相當出色, 以有趣的角色象徵各種精神物質的傳遞, 這方面完全不負所望, 不過如果有看過日漫<漫畫心療系>難免少了一點新鮮感...
順便一提, 如果用IO的故事解釋抑鬱症, 就是樂樂罷工(產生快樂情緒的物質無法傳遞)或其他成員太強勢壓制了樂樂的工作(相對地有另一種物質會抑制快樂情緒, 令人們冷靜下來), 這兩者都可以是抑鬱症成因, 所以抑鬱症, 是一種由生理原因產生, 需要專業指導甚至藥物治療的病, 不是隨隨便便的打起精神就可以不藥而癒的。
當然, 真正的抑鬱症, 與無事裝死的無病呻吟, 是很容易令人混淆就是了...
豐富的場景, 氣氛及節奏的掌握這些對堪稱已經登峰造極的Pixar而言已經無須再提, 他們無論何時都是最捧的。
<玩>的寓意簡單而精彩:
1) 快樂是生物最本能最堅持最永不放棄的追求。
2) 人必須要直面自已的悲傷才會找到幸福。
3) 能給你幸福的, 永遠只有你自已。
其他如父母的情緒司令塔成員都很有意思。
媽媽是悲觀為大, 以最壞的打算作最好的準備。
父親是脾氣優先,因為他的工作及家庭都需要他的威嚴及當黑臉。
這種表達手法很簡單又直接地加深了不同成員的深度。
總結而言, IO無負Pixar之言, 但誠如之前評<Up>, Pixar的作品只有一流與超一流兩種, IO只能算是一流, 畢竟格局限制了高度, 這只是一部很有創意的故事, 但沒太多的深度, 亦不算很動人, 就...技巧拉高分數。
- Nov 01 Sun 2015 18:48
[英雄難敵時勢, 雙手無力迴天] 精武風雲 (舊評+重溫)
在影碟堆找到<精武風雲>, 重溫了一下。
雖然劇情非常愚蠢兼大中華自潰情結, 甚至可以說相當兒戲, 下文詳述。
不過拋開對共匪式大中華自潰情結的厭惡, 或直接將劇中的倭寇變成共寇去感受, 整部電影其實相當不錯。
人物個性的描述到位, 很多畫面的取鏡亦很好, 節奏流暢, 文爭武鬥的張力亦相當充足。
英雄縱有傲天之志仁仍無力回天, 亦更有血有肉, 在戰場上殺敵無數所向披靡, 無人能敵的陳真, 還是無法保護身邊的朋友及情人, 總是遲一步, 只能看著想保護的人死在自己面前, 只能氣餒及絕望...
也許我可以這樣說, <精武風雲>已經是接近近年主導電影市場的英雄片(反正陳真的身手已經與CA一樣的誇張威能了), 在港式動作片的基調上加入一些唏噓沉重的內心戲令層次更豐富, 雖然編劇的智商仍然是硬傷, 但不失為一部精品。
以下為2010年時在戲院看完後寫的感想, 原文為純口語, 這次重貼已修正為書面語。
- Oct 18 Sun 2015 20:14
[向打鬥致敬] 殺破狼2
- Oct 10 Sat 2015 12:39
[自由幻夢, 痛苦不朽] 戰爭遊戲/安迪的戰爭遊戲 (Ender's Game) (小說+電影)
忘了在那一家博客看到一篇<EG>的書評, 寫得很是動人, 一直都想找來拜閱。
我不算很常看西方文學, 畢竟食華文或日系文學奶水大的我輩總是不太適應西方文學的...怎形容呢? 味道? 總之文筆及編故事的模式就是不太對味。然而91年新版的<EG>不知是譯者功力深厚還只是個人口味變了, 竟覺易入口得多, 令這本四百頁的小說都不太吃力地看完。
- Oct 06 Tue 2015 16:57
[朝夕陽咆哮的龍] 龍族(小說) 與 侏儸紀世界(Jurassic World)
終於看了評價兩極的侏儸紀世界, 總的而言不算難看。
節奏很流暢, 沒一些明顯突兀的支線硬是拖長劇情(...是有些頗多餘的橋段, 不過問題不太大), 角色普遍都討喜, 兩個屁孩, 星爵(即男主角歐文/奧雲, 演員梗)與主管大姐個性都鮮明立體, 迅猛龍出擊一幕超帥的!!
唯比較可惜是角色間的互動太少, 就算會合了仍然是各有各演貎合神離, 沒有趣互動令角色間少了很多發揮機會。
但我覺得整部電影最有趣的是, 我怎看都像是濃縮了的<龍族>...
<龍族>是韓國作家李榮道所著的奇幻小說(原為網故), 特點是在中古, 劍與魔法與龍的世界觀中提及很多哲學觀念, 幽默的互動及深度的對話亦令人回話無窮, 與同樣的網故的自瀆小說SAO相反, 沒華麗的插圖與人設, 但當中的劍術及魔法設定都相當扎實, 世界觀亦相當完整, 各種形而上觀念的探討亦令人深思, 在故事中龍族是唯一仍然保有神格的生物, 因此以人的視點描述龍就是以人的視點偷窺神, 探討形上學。但同時亦以龍的角色審視人, 例如人類是自然界中的異類, 人類是不會協調, 只會干涉一切的荒謬生物, 還有思索永恆性(「人類不可以永遠不死, 但可以永遠死, 人類與神一樣擁有永恆性。」及死亡, 還有著名的「作為人的五十三元素」, 是真正的神作。
可惜只有改篇成網遊及一本港漫, 沒其他動漫, 因此在市場上名氣愈來愈流失。
再一次證明了這個世代, 只有「空心的東西會浮」。
而侏儸紀世界與龍族不謀而合的地方有,
1) 星爵是龍魂使, 在龍族中龍魂使與龍族的關係不是主僕, 亦不存在控制, 而是信賴與友情。片中其他人以為星爵可以「指揮」迅猛龍這點與<龍族>中一些局外人將「龍騎士」與「龍魂使」的概念搞混了可謂不謀而合。
2) 帝王暴龍是深赤龍克拉德美索, 戰鬥能力最強大的龍, 一直深居簡出, 接觸人類後發狂, 失去身為龍族的驕傲, 變成「已經連龍都不是」的生物, 但仍然強大得可怕, 最後被人類, 精靈(的魔法)及另一頭龍三方聯手擊殺, 是小說第一部中最後一個悲劇... 而帝王暴龍原本是集多種基因及能力的最強恐龍, 一路殺死了所遇到的所有的龍, 最後在人類, 精靈(的魔法, 那支指示棒)及另一頭龍三方聯手所擊殺。
3) 迅猛龍則是藍龍基果雷德, 對人類從不友善, 但礙於龍魂使而不是動不動就將人類殺死。在龍族的故事中就是衪出手擊殺, 克拉德美索。
4) 最後出場的暴龍則是黑龍阿姆塔特, 唯一沒被人類污染的龍, 夕陽的監視者, 注意著萬物的死亡, 但從不貪求生者的血肉, 在侏儸紀世界帝王暴龍被殺後沒大開殺介, 及片尾朝夕陽(其實是朝陽...不過無所謂了)咆哮的背影完全就是阿姆塔特阿!!
- Oct 02 Fri 2015 22:24
「多戲你們, 還肯當我是朋友」銀河守護隊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中秋假期, 在家又看了一次銀河義工隊。
於我感覺而言銀河義工隊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第一次看感覺一般, 是頗好笑的, 但不算很特別很精彩。
第二次看是因為MFF更新了義工隊的角色, 於是又看了一次, 感覺還是一般。
第三次看開始看出當中的奧妙, 尤其是德克斯與其他人道謝, 及葛摩菈不顧安危的「Peter!! Take My Hand!!」竟覺那兩幕相當感人...我甚至懷疑我首兩次看時是不是睡著了...
最近一次, 第四次看更覺得當中很多場面的設計及配樂都是非常高桿, 德克斯第一次被羅南完敗後醒覺「所有的憤怒, 憎恨, 都只是掩飾我失去的至親的悲傷...」, 那份難言的沉重很動人。
決戰後, 失去格魯特的火箭與德克斯並排坐在一起共同承擔那份悲傷, 一切盡在不言中。
各種元素放中一起仍然相當流暢, 幽默, 動作, 感人的安排都恰到好處, 上一秒窩心下一秒爆笑, 再一秒是落淚, 而且愈看愈是有更多的發現。
- Sep 27 Sun 2015 20:16
[李想, 理想, 我很像還記得你...] 華麗上班族 (電影版)
<華麗上班族 ~生活與生存~>是我初期看的舞台劇, 亦是第一部看的林奕華的舞台劇, 亦是我看過的林奕華的作品中最清晰明確的一部, 之後看的都他媽的...
原版(舞台劇版)的<華麗>是一個複雜而沈痛的故事, 可以說是一種政治驚慄劇。
角色眾多, 各人有各自的故事, 各自的理想, 在毫無慈悲的辦公室, 一同掙扎求存。
在這個毫無慈悲的世界, 出賣, 欺騙, 利用, 用上所有可以利用的一切, 不論愛情還是崇拜, 揮霍所有, 在創造及殺戮中徘徊。
然後等浪潮退去後, 忘記自己做過的一切。好人與壞人的分別, 就只是好人會回來收拾同伴的屍首。
故事的最後, 有人失去拚搏半生換來的成說, 有人失去一切, 有人甚至失去性命...殘存下來的, 只是一具具殘缺不全的靈魂。
在劇終前, 張艾嘉演的張威, 那一句名句, 實在太令人黯然, 「李想, 理想, 我很像還記得你...」
相比之下, 杜琪峰的電影版就簡單得多, 數個大配角都被簡化, 重心落在張威, 仲平, 蘇菲, 大偉這四大主角上, 但由於片長及(可能是)電審尺度等的原因(嘛, 始終是合拍片...), 很多劇情都被改了, 令原版濃得化不開的沉重, 在電影版反而很點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