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經典, 不算史上最爛的三國電影, 都足以名列前矛。
這部經典, 未開拍選角已經完全不行, 甄子丹演關羽簡直錯/挫到不行, 勝在姜文可以充斥場面。
這部經典, 最被廣泛流傳的不是大場面大製作, 而是GAY, GAY到簡直不忍直視。
但, GAY是沒問題, 男人間的友情很容易被看成GAY, 但亦無礙電影的質素, 但排除GAY及選角, 問題仍然是多到一言難盡...
首先作為三國電影, 戰爭場面已經少得可憐, 只有一場白馬斬顏良, 短得可憐而且沒多少看頭, 之後幾乎都只是一般的單挑, 一對十之類一般武俠片的格局(而且是爛的武俠片), 完全沒三國電影應有的那種兩軍對峙氣吞天下的大場面, 簡直慘不忍睹...
製作寒酸, 就算了, 可以靠劇情補足, 但劇情才是真正硬傷。歷史改篇, 與史實多有不符, 無關係, 敝人不是歷史學家, 對史實沒太大執著, 改就改了, 好看就行。問題是, 整部都不好看...
首先你改, 是改演義的, 例如主線劇情啥過五關斬六將, 啥挾天子以令諸侯, 啥寧我負天下人, 啥桃園結義, 全部都是演義的, 都無所謂了, 但改來改去, 都是改成一團亂...
片中的關二哥, 是大耳賊(劉備)的人, 但被曹賊的成就及個人魅力所吸引, 這段三角關係看起來似乎頗有劇力, 本來好好的說二哥「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內心爭扎再加些大場面電影就會好看, 但偏偏在這段關係上灌水, 給了很多時間二哥思考如何為天下做事... 也罷, 武將亦可以有大志, 有大志亦不一定要去做軍閥革命家...
但你明明是個武人, 已經有萬人敵之名, 但就殺個人都婆婆媽媽? 如果關雲長不殺義人, 那過去你殺的都是啥? 畜牲嗎?
然後曹賊的汙名是怎來的? 徐州大屠殺嘛, 董卓死後大耳首次與老曹交鋒, 就是徐州阿!! 那你憑啥區區數句話, 看了看屯田就覺得老曹這個殺人王是個義人? 就原諒老曹?
這裡又引申出另一個問題, 這部電影明顯是要替老曹翻案, 好了, 那為何對這件事徐州這件事避而不談? 何為不作個好理由去解釋老曹的屠殺? 明明就可以大書特書, 甚麼為孝好, 甚麼屠一城降十城也好, 半句也不提, 整部翻案戲, 就只提煉出老曹做過的功德, 完全無視他做過的醜事, 完全就是共產黨的作風, 一味單向唱紅, 對過去的罪惡隻字不提。偏偏老曹的魅力來自他的「難為正邪定分界」, 令這部電影中的老曹「唔湯唔水」, 浪費了姜文的演出!!
還是繼續說二哥, 二哥在中段開始感到曹賊可以救天下, 偏偏提到大耳為人豁達, 不會逆天而行(我完全不同意), 那既然你覺得老曹是後漢最後的希望, 你又想完結戰爭平天下休養生息, 那你老哥不是應該去勸大耳加入曹氏集團一同平天下嗎?! 你卻只想拋棄天下人去歸隱?!
更不用說二哥對漢室有份執著, 一來大耳就是打著皇叔的旗號招搖撞騙, 多少對他有影響, 二來時人對朝廷及天命仍然有很深的歸屬感, 所以二哥因此覺得老曹是狼子野心, 對吧? 不對!! 因為, 獻帝下令要殺二哥, 但誤殺二哥最心愛的女人, 大耳賊的三夫人(電影原創), 然後二哥就啥忠義君臣都不顧, 不惜弒帝!! 電影九成的時間將二哥描述成憂國憂民的志士, 但在最後一段卻將前面都推翻!!
更荒謬的是就算大耳有本事打敗曹賊, 大耳作為擁漢派, 根本不會讓二哥殺獻帝, 二哥不可能不知!! 二哥此舉只是將前面九成的憂國憂民全部扔入糞坑, 做回那個愚忠的關二哥, 啥天下都不顧只管幫大耳打仗殺人!!
還有桃園三匪, 三匪阿!! 明明係三匪, 但半句都無提張三爺, 開口埋口就只有大哥, 你就無想過三弟嗎?!
整部電影方方面面的爛得徹底, 前後矛盾邏輯混亂, 完全莫名其妙一塌糊塗!!